维多利亚vic309官网夏海平教授课题组在金属杂戊搭烯/炔化学上再次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 Metal-Bridged Tricyclic Aromatic System: Synthesis of Osmium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lexes”为题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4, DOI: 10.1002/anie.201403245)。这是夏海平教授2006年以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第10篇《德国应用化学》文章。
芳香性是芳香化学的基石,芳香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该成果是维多利亚vic309官网原创性的全新芳香体系--金属杂戊搭烯/炔的研究成果继在《自然—化学》(Nat. Chem., 2013, 5, 698-703) 和《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14, 5, 3265)上发表后的又一重要进展。这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博士生朱从青。
在此研究成果中,该课题组发现金属杂戊搭炔在其卡拜碳原子发生亲核加成的同时,其金属中心可以活化芳基亲核试剂中的C-H键,从而构建了一系列金属处于桥位的多环大共轭体系。文中报道了一个内嵌过渡金属的7个共平面芳香环的构筑方法。该方法有望用于金属杂分子石墨烯或金属杂纳米石墨烯的合成与制备。还发现这类新颖的大共轭体系具有紫外-可见接近全频的吸收特性,在太阳能利用和光电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芳香稳定化能和核独立化学位移的理论计算,发现共享同一个金属中心的三个五元环均具有较好的芳香性。在已报道的金属杂芳香体系中,大部分金属中心仅处于一个芳香环内,金属同时被两个芳香环共享的实例极为罕见。而此论文首次报道一个金属同时被三个芳香环共享的案例,进一步扩展了芳香体系的范畴,并为金属杂芳香体系的构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工作得到《德国应用化学》两位审稿人的高度评价(Reviewer 1: Highly important, top 20%; Reviewer 2: Very important, top 5%),论文从投稿至接受仅耗时9天。
该工作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由博士生朱从青和硕士生朱琴完成,理论计算部分是在朱军副教授指导下由硕士生范景兰和朱从青共同完成,曹晓宇副教授参与了论文组织与写作工作。
该研究工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21332002、21102120)和科技部(项目批准号:2012CB821600)的资助下完成的。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403245/abstract